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面向多元化人才培养——互联化工&智能分子工程”第四届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在连举办



时间:2025-05-20 作者: 点击:[]

5月9日至1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新疆大学化工学院联合承办,《化工高等教育》协办的“面向多元化人才培养——互联化工 & 智能分子工程”第四届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原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梁斌教授,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粟智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彭孝军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高校、企业、出版社等83家单位的200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研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化工教育的创新发展之道。开幕式由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文珍教授主持。

在大会报告环节,彭孝军院士围绕“智能分子工程”,深入剖析该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集美大学原校长李清彪教授以“生成式AI维度下的人才培养”为题,探讨了生成式AI对就业和技能的需求,提出了生成式AI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思考;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工业大学管国锋教授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提出了利用AI技术推动课程创新的实施路径;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大沽化工厂原厂长、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原副总经理汤吉彦教授结合行业实践,带来“智能工厂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考”主题报告,分享了化工智能工厂技术应用及建设成果。

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9所高校教师以及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莱帕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超星泛雅集团的企业高管作主题报告,分享各自在智能化工方面教学改革和“AI+助力化工教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5月10号下午,与会专家学者们进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讨论”圆桌会议,从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新兴技术在课程中的渗透、跨学科课程的开发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共同寻求推动课程建设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会议由化工学院副院长李琳教授主持。

5月11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参观了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工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未来技术学院,并就“智能+化工”实验课程的设置、AI实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等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化工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和互联化工&智能分子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对推动化工教育向智能化、多元化转型,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条: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来访我院 下一条:化工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