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信仰挺膺担当 ——2025年化工学院新任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纪实



时间:2025-11-04 作者:王玉健 卢星谕 张芮萌 点击:[]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重要时刻,为强化新任党支部书记党性修养与履职能力,推进学院“一融双高”建设,10月31日至11月2日,化工学院党委组织21名新任党支部书记赴本溪、丹东两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信仰挺膺担当”专题实践培训。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党课、仪式教学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培训形式,让学员们深刻感悟东北抗联精神、抗战精神与抗美援朝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追寻抗联足迹,体悟坚贞不屈的忠诚信仰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气壮山河的英勇篇章。培训首日,学员们踏上追寻抗联足迹的征程,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中切身感受那份坚贞不屈的赤胆忠诚。馆内大量珍贵文物、历史照片与场景复原,将大家带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杨靖宇将军胃中仅有的草根棉絮、赵尚志将军“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的铮铮誓言、赵一曼烈士留给幼子的深情遗书、周保中将军一丝不苟的战斗记录……一位位抗联英雄的形象变得无比清晰。学员们驻足凝视,被抗联烈士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深深震撼,这里不仅是一部抗联史实的生动教科书,更是一座淬炼忠诚品格的精神熔炉。

步入关门山抗联秘密交通站和密营遗址,学员们实地探访了抗联战士们曾经栖身的密营、传递情报的交通站、储存物资的隐秘仓库,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的“地下生命线”,直观感受到战士们“缺衣少食、装备简陋”的艰苦环境,那抗战胜利的坚定信仰,与敌人周旋到底的顽强意志。

走进国歌素材地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

走进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馆内陈列再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壮烈场景,循着历史脉络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各阶层民众和爱国官兵自发组成的抗日武装英勇事迹。唐聚五将军《告武装同志书》原始文献、国歌创作素材手稿和《风云儿女》的首映海报,承载着《义勇军进行曲》厚重的历史与精神力量。在国歌厅内,全体学员面向国旗齐声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员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在庄重的重温入党誓词和敬献花篮仪式中,学员们字字千钧的誓言在纪念馆内回荡,表达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在桓仁望天洞,学员们参观望天洞抗联纪念馆和望天洞抗联遗址。望天洞以其复杂的喀斯特地貌,曾是抗联部队重要的秘密营地和战略依托。洞内阴冷潮湿,空间逼仄,学员们躬身前行,亲身体验抗联将士们“天当被,地当床,草根和树皮当干粮”的生存困境。

致敬最可爱的人,弘扬英勇顽强的钢铁意志

在英雄城市丹东,学员们重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立国之战,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纪念馆内丰富史料和现代化大屏展示手段全景再现战争历程,从党中央英明决策到志愿军浴血奋战,从上甘岭战役的惨烈、松骨峰战斗的英勇到长津湖冰雕连的悲壮,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屹立东方的宣言书,铸就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培训最后一站,学员们踏上鸭绿江断桥,这座曾被誉为“中朝友谊桥”的交通要道,在战火中被拦腰炸断,成为历史的永恒见证。在断桥旁,抗美援朝博物馆解馆长讲授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及影响》情景党课,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们雪地潜伏、杨根思与敌同归于尽、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的场景……从“月光战术”“坑道战术”的灵活运用,到上甘岭战役“以少胜多”的战略转折,全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智慧与坚韧。站在历史发生地聆听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学员们无不为之动容,“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抗美援朝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个学员心中。

培训中,学员们还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建强支部委员会、提升党支部凝聚力”等主题开展深度交流研讨,将实践教育中感悟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思路。

为期三天的培训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与精神淬炼。学员们通过实地研学,从东北抗联的艰苦卓绝到抗美援朝的英勇壮烈,深刻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党支部书记们一致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紧扣“一融双高”建设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学院党委将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引导党支部书记发挥带头作用,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为推动落实学校“353工程”任务和学科“永远争第一”的卓越目标贡献组织力量。

上一条:喜报!化工学子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佳绩 下一条:薪火相传育桃李,校友同心助远航 ——学院多位优秀校友做客臻善讲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