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团工作 >> 党建园地 >> 党建新闻 >> 党建新闻 >> 正文

铭记抗战八十载,锤炼党性守初心——化工学院党委(分党校)学生工作部全体成员实践教育培训



时间:2025-09-24 作者:实践部 宣传部 点击:[]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深入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党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25年9月21日下午,化工学院分党校学生工作部组织全体成员赴旅顺开展了以“铭记抗战八十载,锤炼党性守初心”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培训活动。全体成员先后走进旅顺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及旅顺解放塔,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结合交流研讨的方式,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民族精神,在精神的洗礼中凝聚奋进力量,在红色足迹中淬炼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追溯历史脉络,在文物中触摸文明与沧桑

作为东北地区历史最悠久、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旅顺博物馆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展现大连乃至东北亚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这座融合了近代折衷主义风格与东方元素的建筑,堪称一件珍贵的历史艺术品。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志们依次走进“历史文物展”“艺术精品展”“大连近代史展”等展厅,系统了解了旅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展厅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静静陈列,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到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从汉唐时期的丝绸、瓷器,到明清时期的书画、玉器,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无声传递着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

在“大连近代史展”展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及实物展品系统呈现了大连从远古到近代的演变过程,尤其聚焦近代列强侵略的沧桑历程,引人深思。文物陈列的静谧与馆外历史遗迹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小城旅顺所承载的厚重历史。通过近距离接触文物,同志们不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深化了对大连地域历史的认知,进一步激发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

铭记屈辱过往,在旧址中感悟苦难与抗争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由沙皇俄国始建,后经日本侵略者扩建,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中国主权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人民遭受苦难、奋起抗争的真实缩影。走进这座被誉为“东方奥斯维辛”的阴森牢狱,狭窄的牢房、冰冷的刑具、幽暗的走廊,无不令人感到压抑与沉重。在讲解员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牢房、刑讯室、绞刑场等遗迹,泛黄的照片、锈蚀的刑具和悲壮的历史记载,无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此犯下的暴行。

这里的参观体验是沉重且震撼的,它毫无掩饰地揭露了殖民统治的残酷本质。在绞刑架前,全体成员肃立默哀,向在苦难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无辜同胞致以最沉痛的哀悼。有同志感慨,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呐喊,我们必须永远铭记这段屈辱历史与先烈的无私奉献。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每位参与者在悲愤中更加珍视和平与民族自强的至高价值,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致敬解放时刻,在丰碑下凝聚力量与希望

活动的最后一站,同志们来到旅顺解放塔。这座建于1945年、具有鲜明苏式纪念建筑风格的纪念碑,矗立在开阔的环境中,塔身洁白挺拔,塔顶镶嵌象征和平与胜利的五角星,庄严肃穆。它既是二战胜利的标志,也见证了旅顺从殖民统治走向解放的历史转折。在解放塔前,全体成员整齐列队,面向纪念碑行注目礼,深切缅怀为解放旅顺作出贡献的革命先烈和国际友人。

站在塔下,与日俄监狱的沉重氛围不同,这里更显历史的沉淀与和平的期许。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经过艰苦战斗,最终击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旅顺,结束了该地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解放塔不仅是旅顺解放的历史见证,也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这座具有时代印记的建筑,引发大家对历史复杂性与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此次旅顺之行恰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更显意义非凡。通过参观学习,同志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当下幸福的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将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以史为鉴,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立足本职,勇担使命。活动既重温了历史,凝聚了奋进力量,也激励化工学院分党校成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科研和党的建设,践行“铭记抗战八十载,锤炼党性守初心”的主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染料助剂与清洁合成博硕学生党支部开展“奋斗青春、党员力量”主题党日活动暨党团共学活动 下一条:化学工程系本硕师生纵向党支部、材料化工博硕第一学生党支部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