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好奇心驱动科学探索 不忘初心发掘原始创新 ——高分子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党建活动



时间:2021-07-06 作者: 点击:[]



2021630日,化工学院高分子教工党支部在知化楼D102召开了“双带头人”工作室党建活动之高分子材料论坛(第二期),邀请王植源教授做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高分子教工党支部书记宾月珍教授主持,王植源教授、支部副书记乔文强教授、系主任张守海教授以及来自高分子材料系、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的教师、研究生们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植源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7年在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化工类)友谊奖,2003年获中国国家杰出青年B类基金奖。王植源教授以“好奇心驱动的科学研究点滴体会与分享”为题, “从二硫化学到聚苯硫醚、从二酐单体到AB单体与手性光开关分子”演绎为例,分享了其在有机分子和高分子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中解决关键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号召年轻人要立足于基础原理,升华科研思路,不忘初心,用原始创新助力国家科研攻关。

                                             


王植源教授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为大家介绍了他在科研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讲述了好奇心是如何驱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并取得重大突破。王植源教授首先通过埃隆-马斯克成功的秘密:“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的成功运用,指出:“在工作中不要倾向于跟风,这样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要借助第一性原理模型,立足于基础原理,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回到初始位置挖掘原始创新工作。”。随后,王植源教授通过亲身的例子,从二硫化学到聚苯硫醚、二酐单体到AB单体与手性光开关分子,从近红外隐身材料的有色到无色的革新发展,总结了分子水平修饰与演绎推理设计的思维方式,进一步为大家阐释了做科学研究要大胆地尝试、多方位的思考,用基本原理解释发现的实验现象,近而进行创造性思考(好奇心驱动),提出革新想法,最终通过实验验证并不断改良。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原始创新想法,持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随后,王植源教授对本次学术分享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作为科研人员,科研工作无论是兴趣驱动的研究还是应用驱动的研究,都应该具有多学科背景知识的累积,要拨开表象、提升对本质问题的认识,锁定基本科学问题,基于第一性原理和演绎推理,建立起新科研体系。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更要踏实地学好基础工具学科,扎实基本功,牢记初心和使命,通过创新科学研究报效党和国家的培养和爱护。”

    最后,支部书记宾月珍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感谢王植源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科研创新的过程,抽丝剥茧地为同学们总结出原始创新的演变历程,让大家享受了一场化学科研中的头脑风暴,提高了大家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博士生党员张赛同志表示“通过聆听王老师的精彩学术报告,我受益匪浅,好奇心真的能够推动我对科研的热爱,而且在不久前,我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将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科研任务,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硕士生党员朱飞同志表示“感谢王老师把科研中的点滴故事分享给我们,好奇心能够产生‘为什么’,不断地推动科研人员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获得成功。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将踏实做好科研任务,在平时科研中多思考、多动手实践,把思路变为现实成果,为学校以及学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科研报国、不忘初心,高分子材料系各位师生将以优异的科研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上一条:化工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下一条:化工学院召开师德专题教育动员部署暨师德警示教育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