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肆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有研究表明,环境中物品表面污染是能造成SARS-CoV-2病毒传播的次生风险,即“物传人”途径。冷链行业生产、包装、运输的整个过程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这无疑为SARS-CoV-2在污染表面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成为病毒的重要“潜伏地”。因此,在低温环境中对受污染表面进行有效消杀是抑制病毒传播的关键措施。
2022年1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孙冰冰课题组针对该问题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发表题为“Investigation of mouse hepatitis virus strain A59 inactivation under both ambient and cold environments reveals the mechanisms of infectivity reduction following UVC exposure”的文章(J. Environ. Chem. Eng.2022,10),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李敏。
课题组对不同环境下的UVC紫外消杀冠状病毒效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一种冠状病毒——小鼠肝炎病毒A59株(MHV-A59)为SARS-COV-2替代模型,分别在室温(23℃)和低温(-20℃)条件下,采用254 nm UVC紫外光进行病毒灭活测试,结果表明,当UVC剂量分别为2.90 mJ/cm2和14.0 mJ/cm2时,对MHV-A59冠状病毒的灭活率高达99.99% (图1)。
图1 254 nm UVC在低温(-20℃)和室温(23℃)下对小鼠肝炎病毒(MHV-A59)的灭活
进一步的灭活机制研究表明,UVC可诱导刺突蛋白损伤,部分阻碍病毒附着和基因组穿透过程,导致病毒感染性丧失12%。此外,它还能诱导基因组损伤,显著中断基因组复制、蛋白质合成、病毒组装和释放过程,对病毒失活的贡献率达88% (图2)。
图2 UVC对MHV-A59病毒的灭活机制
以上研究成果为不同环境和场所高效利用UVC紫外消杀技术,阻断新冠病毒“物传人”传播途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和大连市科技创新应急基金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ece.2022.107206